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Bupleurum microcephalum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23秒
马尾柴胡
Bupleurum microcephalum Diels
中国植物志>> 第55(1)卷 >> 伞形科 Umbelliferae >> 柴胡属 Bupleurum

29. 马尾柴胡(四川)线柴胡(四川康定)、竹叶柴胡(四川马尔康)图版150

Bupleurum microcephalum Diels in Engl. Bot. Jahrb. 29: 494. 1900; Wolff in Engl. Pflanzenr. 43 (IV. 288): 146. 1910, et in Act. Hort. Gothob. 2: 303. 1922; Shan in Sinensia 11: 13. 1940; 单人骅、李颖, 植物分类学报12 (3): 288. 1974. ——B. falcatum var. longepedunculatum de Boiss. in Bull. Herb. Boiss. 802. 1902, prop parte.

二年生草本,高可达1米。根黄棕色,细长,下端略膨大有少数支根。茎单生,多直细侧枝,主茎粗3-4.5毫米,有细纵条纹,茎基常带紫色。基生叶丛生,叶背略带粉绿色,狭长线形,质较薄而软,长16-30厘米,宽2.5-10毫米,顶端渐尖,基部渐狭成叶柄,5脉,边缘有细白边;茎中部叶同形,较短,无柄,半抱茎,5脉;序托叶长7毫米,宽1毫米,3脉。伞形花序很多,花序梗及伞辐均纤细,伞辐细而柔软,弯曲常呈弧形;花序梗长1-8厘米;总苞片3-5,很小,短披针形或鳞片状小突起,质厚,长0.5-1.2毫米,1-3脉向叶背凸出或脉不明显,顶端急尖或钝,或平截;伞辐3-9,以4-6为多,略不等长,长7-50毫米,花序直径2-5厘米;小总苞片5,椭圆形或匙形,略短于开花时的小伞形花序,长1.5-2.5毫米,宽0.5-1毫米,1-3脉,顶端渐尖或略圆,纸质;小伞形花序直径2.5-5毫米,有花6-12;花柄长1-1.5毫米,花直径1-1.2毫米;花瓣长圆形,顶端有一小突起再内折,小舌片近方形,顶端中央微凹,长为花瓣的1/3。果广卵形,顶端平截,基部圆,褐色,被有白粉,长2.6-3毫米,宽2-2.2毫米,果柄长1.5-2毫米,超出小总苞很长;果棱细丝状,不明显,每棱槽内油管3,合生面4。花期7-8月,果期8-10月。

产四川西部和东部及甘肃等地。生长于海拔1400-3200米的开旷山坡、路旁或灌丛下。模式标本采自四川什古脑。

本种在四川作解热药,土名很多,有马尾柴胡、线柴胡或竹叶柴胡等名称。在四川叫马尾柴胡的不只此一种,象汶川柴胡 B. wenchuanense 及马尔康柴胡 B. malconense均称马尾柴胡,但因 B. microcephalum 占大多数,故我们称本种为马尾柴胡。

本种主要特征是植物高大,分枝多而细。叶线形,极长,质软而薄,叶背微带白粉绿色。花序多;伞辐纤细,略弯曲垂下;小伞形花序小。果柄很短,果实广卵圆形,微有白粉,棱不明显。本种与马尔康柴胡 B. malconense 很近似,其区别点见马尔康柴胡项。又有些似太白柴胡 B. dielsianum, 但后者果柄细而长,达果长的2-3倍,故极易区别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79《中国植物志》第55(1)卷 276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图版150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